关于诺贝尔奖的感想(2025)
一年一度的诺奖颁奖季过半,又是令国人失望的一年。作为一个打小热爱科学的人,我关注这个奖项十多次了,有那么几次挺开心的,比如钱永健、高锟、莫言、屠呦呦获奖,衷心地为他们高兴。但是其他年份,尤其是过去十年,心情越发不美丽。本文是我在当下的一些感想,其实也是我与朋友在失望之下的争吵中所达成的某种合理化解读。
跑步的记忆
代码“劫后余生”:记一场Git灾难与抢救
经过一天的工作,我昨天配置的博客评论区离奇消失,查找记录时发现更惊悚的事:我近几天的Git提交记录全部失踪,并因一个误操作导致代码回滚到三天前的基础版本,所有后期工作成果瞬间清零。我向 GPT-5-Codex 求救,它立即启动高级Git命令进行抢救。最终,在GPT的指导下,我执行了几行恢复命令,代码起死回生,成功回到了误操作前的状态。这次劫后余生的经历,让我深切体会到Git的强大与学习它的必要性。
Liquid Glass 的设计挺讨我喜欢的
更新了一下苹果的系统,先是手机,后是电脑,体验良好。
不过接下来需要考虑的可能是更新一下设备,老旧的款式仿佛有点卡,只是别人不那么说,我也不太确信,也不希望如此。
韩信评传:月光下的不世之功与宿命悲歌
在中国历史的长廊中,有些名字的陨落,比其升起更加令人扼腕。韩信,便是其中最耀眼的一位。他的一生,是一场关于天才、机遇与宿命的宏大戏剧,而贯穿始终的,是他那既能成就伟业、亦能招致杀身之祸的青春锋芒。
R.I.P, Diogo!
利物浦前锋迪奥戈·若塔(Diogo Jota)不幸逝世,享年28岁。据传他因为做了气胸手术,无法乘坐飞机,于是驾驶自己的兰博基尼,在其兄弟安德烈的陪同下前往利物浦,但途径西班牙境内,路况糟糕,在试图超越一辆卡车时发生了爆胎事故,导致车辆失控,兄弟俩不幸遇难。
《暗淡蓝点》读后记
在浩瀚宇宙中,地球只是微不足道的一粒尘埃。然而,正是这颗“暗淡蓝点”,承载了人类全部的历史与情感。本文将从科学与人文的视角,分享我对卡尔·萨根《暗淡蓝点》一书的阅读体会,探讨我们在宇宙中的位置与意义。
《牛顿传》读后记
在阅读《牛顿传》之前,我对牛顿的印象还停留在课本和科普故事中。带着对这位科学巨匠的好奇,我试图通过这本传记,重新认识牛顿的真实人生与复杂性格。以下是我的一些思考与感受。
评论:《黑客与画家》
本文将围绕Paul Graham的《黑客与画家》展开评论,探讨黑客与艺术家的共通之处,以及黑客在工程科学等领域中所面临的现实困境与生存之道。
Books
图书阅读计划
- 《卡拉马佐夫兄弟》
- 《西西弗神话》
- 《你好,陌生人》
- 《丝绸之路》
- 《第一个人》
- 《当我们不再理解这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