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固执
2024年7月
成功的人往往很执着。新想法一开始往往行不通,但他们不会被吓倒。他们不断尝试,最终找到可行的方法。
另一方面,单纯的固执是失败的根源。固执的人很讨厌。他们不听劝告。他们撞得头破血流却一事无成。
但这两者之间真的有什么区别吗?执着的人和固执的人实际上行为不同吗?还是他们做着同样的事情,我们只是根据他们最终是否正确而将其标记为执着或固执?
如果这是唯一的区别,那么这种区分就没有什么可学的。告诉某人要执着而不是固执,只是告诉他们要正确而不是错误,他们已经知道这一点。而如果执着和固执实际上是不同类型的行为,那么将它们区分开来就很有价值。[1]
我和很多有决心的人交谈过,在我看来,他们是不同类型的行为。我经常在谈话后离开时想着"哇,那个人真有决心"或者"该死,那个人真固执",我不认为我只是在谈论他们是否看起来正确。这是其中的一部分,但不是全部。
固执的人有一些恼人的特质,不仅仅是因为犯了错误。他们不听劝告。而这对所有有决心的人来说并不都是如此。我想不出有谁比科利森兄弟更有决心,当你向他们指出问题时,他们不仅会听,而且带着一种近乎掠夺性的强度倾听。他们的船底有洞吗?可能没有,但如果有,他们想知道。
大多数成功人士也是如此。当你不同意他们时,他们从未如此投入。而固执的人不想听你说话。当你指出问题时,他们的目光呆滞,回答听起来像在讨论教义的教条主义者。[2]
执着和固执之所以看起来相似,是因为他们都很难被阻止。但他们在不同的意义上很难被阻止。执着的人就像引擎无法减速的船。固执的人就像舵无法转动的船。[3]
在退化的情况下,它们无法区分:当解决问题只有一种方法时,你唯一的选择是是否放弃,执着和固执都说不。这大概就是为什么这两种情况在流行文化中经常被混淆。它假设问题很简单。但随着问题变得更加复杂,我们可以看出它们之间的区别。执着的人更看重决策树中高处的要点,而不是下方的次要要点,而固执的人则在整个树上 indiscriminately 地喷洒"不要放弃"。
执着的人执着于目标。固执的人执着于他们如何实现目标的想法。
更糟糕的是,这意味着他们往往会执着于最初解决问题的想法,尽管这些想法最少受到解决问题经验的影响。所以固执的人不仅仅是执着于细节,而且不成比例地可能执着于错误的细节。
他们为什么会这样?固执的人为什么会固执?一种可能是他们不知所措。他们能力不强。他们接手了一个难题。他们立即陷入了困境。所以他们就像在摇晃的船只甲板上的人一样抓住最近的手柄。
这是我最初的理论,但经过检验,它站不住脚。如果固执仅仅是因为不知所措的结果,你可以通过让执着的人解决更难的问题来让他们变得固执。但事实并非如此。如果你给科利森兄弟一个极其困难的问题来解决,他们不会变得固执。如果有什么变化,他们会变得不那么固执。他们会知道必须对任何事情持开放态度。
同样,如果固执是由情况引起的,固执的人在解决更简单的问题时会停止固执。但他们不会。如果固执不是由情况引起的,那么它一定来自内心。它必须是一个人性格的特征。
固执是对改变自己想法的反射性抵抗。这与愚蠢并不完全相同,但它们密切相关。随着相反证据的增加,对自己想法的反射性抵抗变成一种诱发的愚蠢。固执是一种不放弃的形式,容易被愚蠢的人实践。你不必考虑复杂的权衡;你只需站稳脚跟。它在一定程度上是有效的。
固执对简单问题有效这一事实是一个重要线索。执着和固执不是对立面。它们之间的关系更像我们可以进行的两种呼吸类型之间的关系:有氧呼吸,以及我们从最遥远祖先那里继承的无氧呼吸。无氧呼吸是一个更原始的过程,但它有其用途。当你突然从威胁中跳开时,你使用的就是这个。
固执的最佳量不是零。如果你对挫折的最初反应是不假思索的"我不会放弃",这可能是好事,因为这有助于防止恐慌。但不假思索只能带你走这么远。一个人越向固执的连续体发展,解决难题的可能性就越小。[4]
固执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动物也有。但事实证明,执着有一个相当复杂的内部结构。
区分执着者的一个特质是他们的精力。冒着过于强调词语的风险,他们执着而不仅仅是抵抗。他们不断尝试事物。这意味着执着的人也必须有想象力。要不断尝试事物,你必须不断想出要尝试的事物。
精力和想象力是一个美妙的组合。各自都能从对方那里得到最好的东西。精力为想象力产生的想法创造了需求,从而产生更多,而想象力为精力提供了去处。[5]
仅仅拥有精力和想象力是相当罕见的。但要解决难题,你还需要另外三个品质:韧性、良好的判断力和对某种目标的专注。
韧性意味着不会因挫折而摧毁士气。一旦问题达到一定规模,挫折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如果你不能从中恢复,你只能在小规模上做好工作。但韧性与固执不同。韧性意味着挫折不能改变你的士气,而不是它们不能改变你的想法。
事实上,执着经常要求一个人改变自己的想法。这就是良好判断力的用武之地。执着的人相当理性。他们专注于期望值。正是这一点,而不是鲁莽,让他们能够在不太可能成功的事情上工作。
不过,执着者在一个点上经常是非理性的:在决策树的顶端。当他们在两个期望值大致相等的问题之间选择时,选择通常归结为个人偏好。事实上,他们经常将项目故意分为很宽的期望值带,以确保他们想要工作的项目仍然符合条件。
经验上,这似乎不是问题。在决策树顶端非理性是可以的。一个原因是我们人类会在我们喜欢的问题上更努力地工作。但还有一个更微妙的因素:我们对问题的偏好不是随机的。当我们喜欢一个其他人不喜欢的问题时,往往是因为我们潜意识地注意到它比他们意识到的更重要。
这 leads to 我们的第五个品质:需要有一些总体目标。如果你像我一样,小时候只是想要做一些伟大的事情。理论上这应该是最强大的动力,因为它包括所有可能做的事情。但实际上它不太有用,正是因为它包括太多。它没有告诉你现在要做什么。
所以在实践中,你的精力和想象力、韧性和良好判断力必须指向一些相当具体的目标。不要太具体,否则你可能会错过你正在寻找的附近的一个伟大发现,但也不要太一般,否则它不会起激励作用。[6]
当你看执着的内部结构时,它根本不像固执。它要复杂得多。五个不同的品质——精力、想象力、韧性、良好的判断力和对目标的专注——结合起来产生一种现象,在导致你不放弃的意义上有点像固执。但你不放弃的方式完全不同。你不是仅仅抵抗变化,而是被精力和韧性驱动向目标,通过想象力发现的路径并由判断力优化。如果决策树中低处的任何点的期望值下降足够,你会在那点上让步,但精力和韧性不断推动你向你在更高处选择的任何方向前进。
考虑到它的构成,正确的固执比错误的固执罕见得多,或者说它获得的结果好得多,这并不奇怪。任何人都可以固执。事实上,孩子、醉汉和傻瓜最擅长。而很少有足够多的人拥有产生正确固执的所有五个品质,但当他们拥有时,结果就是神奇的。
注释
[1] 我将用"执着"表示好的固执,用"固执"表示坏的固执,但我不能声称我只是遵循当前的用法。传统观点几乎不区分好的和坏的固执,用法相应地不严格。我可以为好的类型发明一个新词,但似乎只是扩展"执着"更好。
[2] 在某些领域,人们可以通过固执而成功。一些政治领导人因此而臭名昭著。但这在需要通过外部测试的情况下行不通。事实上,以固执著称的政治领导人以获得权力而闻名,而不是以善用权力而闻名。
[3] 执着者的舵会有一些阻力,因为改变方向有成本。
[4] 固执的人有时确实成功解决了难题。一种方式是通过运气:就像停走的时钟一天对两次,他们抓住一些任意的想法,结果证明是正确的。另一种是当他们的固执抵消了其他形式的错误时。例如,如果一个领导者有过度谨慎的下属,他们对成功可能性的估计总是偏向同一个方向。所以如果他在每个边界情况下盲目地说"无论如何都要推进",他通常会证明是正确的。
[5] 如果你停在那里,只有精力和想象力,你会得到艺术家或诗人的传统漫画。
[6] 从小的一侧开始犯错。如果你没有经验,你不可避免地会在一侧或另一侧犯错,如果你在使目标太宽的一侧犯错,你将一事无成。而如果你在小的一侧犯错,你至少会向前移动。然后,一旦你开始移动,就扩大目标。
感谢 特雷弗·布莱克威尔、杰西卡·利文斯顿、杰基·麦克多诺、考特尼·皮普金、哈尔吉·塔加尔和加里·谭阅读草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