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存在天使投资泡沫。存在许多天使投资泡沫。
2010年12月1日
当前流传的一个普遍迷因是存在天使投资泡沫。
从大量资本面临风险、其破裂将带来严重宏观经济后果的意义上来说,并不存在。
由于超级天使和新晋百万富翁的出现,流经硅谷早期生态系统的额外资本总额大约在5亿美元左右。这不过是一个中等规模的风险投资基金。一个新风险投资基金的出现会被视为泡沫吗?一个基金的崩溃会预示灾难吗?
此外,这些资本大部分正在取代传统的A轮融资。正如我们在这里常说的,“种子轮就是新的A轮”。过去需要300万美元启动的公司现在只需要3万到30万美元就能启动。因此,出现更多这样的公司并不令人惊讶。
好吧,但这是否意味着旧环境中用于资助初创企业的资本量对新环境来说太多了?早期阶段融资的总供应量应该下降十倍,而不是被资助的公司数量增加十倍?
这一点更难确定,但我的感觉是,如果资本过多,也不是压倒性的过剩。大多数获得资助的小公司将会失败,但成功的公司将产生惊人的回报。而且由于它们规模小、运营成本低,能够达到"拉面盈利"的公司比例将比传统情况下更高。当然,实际退出可能仍然很少。小型并购交易的数量并未随着对小公司天使投资的数量而同步增长。我认为我们都必须对失败、重新启动以及从一届Y Combinator演示日到下一届所看到的那种团队重组更加适应。
一直在发生的一件事是天使投资的估值一直在快速攀升——以不可持续的方式。投资者投资组合中的二十家公司以估值X计算,现在可能突然变成了二十个小泡沫,估值为2X。它们可能无法在微收购中达到其估值,或者导致风险投资融资中的降价融资,或者对于一个原本可能成功的项目来说回报率不佳。边际价格确实一直在上涨,这将损害回报率。
价格上涨不是因为大量资金涌入(没有大的宏观泡沫),而是因为适度涌入的价格不敏感资金。价格在边际上确定。在华尔街,并不需要5万亿美元涌入股市才能将所有公司的总市值从15万亿美元提高到20万亿美元。(事实上,资金从不进入股市——它流经股市,但这是另一篇文章)。相反,在边际上进行的一系列小额二次交易,由价格不敏感的买家以高价完成,可以显著提高每只股票的报价价值。类似地,少数高调的天使投资,虽然移动少量资本但估值非常高,可能使整个市场看起来被高估。
那么是什么驱动了这些新的、价格不敏感的竞标者?有三点:
-
风险投资基金——每个宣布设立2000万美元种子基金的风险投资公司基本上都是价格不敏感的超级天使。他们购买的是优先查看权和未来为公司融资的期权,因此他们对价格不太敏感。当你管理着10亿美元时,2000万美元只是零钱。
-
创业者设定价格——无主导者的"派对"轮融资往往最终由创业者设定估值。聪明的创业者让价格敏感度较低的投资者同意初始条款,然后拿着这些条款和手中的社会证明,去找传统上对价格更敏感的投资者。
-
新天使投资人——那些有过适度退出并成为天使投资人的人正在建立自己的投资组合。他们没有足够的退出经验来理解价格确实重要。虽然不像其他行业那么重要,因为这里的幂律分布意味着一个赢家可以主导你的整个投资组合。但它仍然重要,因为较低的价格让你可以选择更多初创企业,希望能找到那个赢家。新天使投资人经常听到"如果是合适的公司,价格无关紧要"。这没错,但这过于相信你自己挑选合适公司的能力。如果你足够了解自己有多不了解,那么你会怀疑自己持续挑选赢家的能力,而较低的价格将给你更多尝试机会来弄清楚。
那么这总是以眼泪告终吗?
对于风险投资公司来说,他们回顾这些种子基金时会发现(a)他们的种子投资没有获得最佳回报,并且(b)他们并不总是获得他们一直想要的优先查看权。但这可能仍然值得。种子轮是新的A轮,如果你不做种子投资,你基本上就退回到了后期阶段。
对于有价格纪律的天使投资人来说,情况会很好——我们正在经历一场不可思议的技术复兴,智能手机将计算带到本地领域,社交网络将其带入主流人群。有很多机会,伟大的公司将被建立。对于没有纪律的天使投资人来说,会有痛苦(除非他们早早找到自己的大赢家),但这是这个行业固有学习曲线的一部分。
创业者全面大获全胜。有人担心所有这些小公司将被遗弃——谁会在下游资助它们?不过,我不一定认为这是负面的。即使失败了,这些创业者也将比那些从未尝试或没有机会的人更具就业能力,而且鉴于企业的最低有效规模越来越小,他们中成功的人将比以往任何一代都多。
坚持旧有招聘模式的创业者正在受到伤害。旧模式曾经是,在A轮融资后,你可以雇佣一名工程师并给他公司0.25%的股份。现在在硅谷,对于一个刚刚成立、只有小额种子轮融资的初创公司来说,想用这个条件雇佣一名优秀工程师,祝你好运。那名工程师的机会成本现在是加入一个种子孵化器或筹集一些天使资金。因此,我们将看到原始初创公司创始人与早期关键团队成员之间的股权差距缩小。只有那些估值高、吸引力大的最佳初创公司才能按照旧公式进行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