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小时的神话
2005年11月29日
让我们认真一点。没有人每周工作八十小时。不是真正高效的八十小时。仔细观察工作狂(我曾经是其中一员,也与他们共事过),很多时间都花在了无所事事、充电、循环、切换状态等方面。过去这叫饮水机闲聊。在硅谷,这变成了玩游戏、发邮件、即时通讯、午餐和无意义的会议。让我们停止这种闹剧,好吗?即使你不得不工作八十小时,实际上你也没有真正工作那么久。从经济学角度看,超过某个点后,边际生产率会急剧递减。这个点对不同问题的影响不同(有些问题,比如软件工程,需要大量启动时间才能将复杂问题加载到工作记忆中)。
事实上,你最好的工作可能是在极度专注的爆发期完成的,周围是长时间的沉闷和不活跃。所以,让我们尝试找出如何最大化这种爆发期的概率和生产力,而不是试图强迫它变得可预测和持久。
首先,在你自己和你的组织中衡量产出,而不是投入。否则,你会被现代知识工作者欺骗,他们非常擅长花时间在办公室并向上管理。
第二,在更长的时间尺度上衡量生产力,比如几周和几个月,而不是几天。我见过的一些最具创造力和生产力的人会以数周的爆发期工作,然后有几周几乎无所事事。这是人类的天性。
第三,在组合中引入同伴压力。这在软件中通常通过"极限编程"或在商业中通过"团队合作"来实现。无论如何。让两个有生产力的人在同一个房间里解决同一个问题,一旦其中一人进入上升周期并准备好工作,他很可能会激励另一个人并推动他们前进。
第四,创造一个有利于振荡式生产力的物理环境——摒弃传统办公室,采用非传统设置,给人们空间,让他们自己安排工作时间。
最后,在长期问责和产出上要毫不留情。没有什么比平庸但可靠的执行者更能损害初创公司了。
现在去更努力地工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