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ch History Series Vol. 02 / 2025

微型计算机
第二次浪潮

Apple, Jobs, Wozniak等三巨头开启大众市场

October 03, 2025 technicshistory Computing History

概述

1977年,以 Apple II、Commodore PET、Tandy/Radio Shack TRS-80 为代表的"Trinity(三巨头)"微型计算机横空出世,彻底改变了市场格局。从业余玩家的自造小型计算机,到人人都能上手的"家用电器式"电脑,这场变革源自创新、商业嗅觉、资本资源和大胆冒险的结合。

Apple Computer 的崛起

创始根基与早期探索

Apple Computer的故事始于 Steve Jobs(乔布斯)和 Steve Wozniak(沃兹尼亚克)。Wozniak自幼痴迷电子技术,在加州 Sunnyvale 的工程师社区成长。他与 Bill Fernandez 合作早在1971年造出"Cream Soda Computer"(奶油苏打电脑)。

Homebrew Club与微处理器革命

1975年 Wozniak在 Homebrew Computer Club 第一次听说"微处理器",用 $25 美元购入 MOS Technology 6502,组装出自己的电脑原型配键盘、显示器和 4K 内存。Jobs 致力于商业化思路,将DIY电路板变成售卖的产品,售出首批 Apple I。

Apple II 的创新与市场转折

1976年后,Apple I的销售遇冷。Wozniak为 Apple II进行二次创新:支持彩色游戏,采用新电路系统以实现内存与视频输出共享。Jobs与前intel高管 Mike Markkula 达成合作,带来25万美元资本。

$1298
Apple II 售价
1978
市场突破年份

Commodore 的转型与 PET电脑

企业背景与设计驱动

Commodore最初为打字机公司,后转型做计算器,由Jack Tramiel领导,在1974年遭遇计算器市场崩盘。Tramiel决定向微型计算机领域转型,收购MOS Technology获得6502处理器以及 Charles "Chuck" Peddle 工程团队。

生产困境与定价优势

Tramiel选择金属外壳、橡胶键盘以降低成本,PET标价仅795美元(远低于Apple II),通过既有零售网络快速铺开。尽管首年仅生产500台,但1978年销量激增至25,000台。

$795
PET 定价
500
首年产量
25,000
1978年销量

Radio Shack 的全面铺货与 TRS-80

公司历史与项目推动

Tandy集团创始人 Charles Tandy 由皮革业转型为电子零售巨头,在1960年代收购波士顿Radio Shack,并在70年代发展成全国连锁。Don French、John Roach 以及 Steve Leininger 成为TRS-80设计主力。

市场突破与大众接触

Leininger采用Zilog Z80处理器,将成本压至600美元。1977年纽约发布,TRS-80迅速引发关注。消费者能在 Radio Shack 实体店直接体验产品,每家门店配一台开放演示。

100,000+
1978年销量突破
微型计算机首次大面积普及的标志

行业淘汰与市场成熟

初创公司大批倒闭

1975、1976年涌现出众多业余创业者,1979年绝大多数退出舞台,无法应对 Trinity 引领下的规模化竞争。MITS、IMSAI、Processor Technology 等相继破产。

少数专注型企业幸存

少数公司寻找小众市场如 Cromemco(商业高可靠性系统)、Vector Graphics(定制业务系统),Apple则成为创业公司转型成功的典例。

市场转型与资金涌入

1978年后市场吸引更多非技术背景"商人"加入,行业动机从"对技术热爱"向"财务收益"转移,产业告别童年。

框架与心智模型

技术创新与商业成功的共振

微型计算机的第二次浪潮证明,仅有产品创新远远不够,突破业余圈层、产品商业化、资金助力和零售网络同样决定成败。

  • 技术与市场的双轮驱动:Apple、Commodore、Radio Shack均依靠独特技术优势打开市场,但持续的资本投入、渠道扩展成为决定性因素
  • 从业余到大众的转型路径:技术可用性提升 → 价格门槛降低 → 市场可及性增强 → 持续创新与投资保障

淘汰与优化的心智模型

行业早期高创新、高风险,绝大多数创业者随风淘汰,市场淘汰机制包括以下阶段:

阶段 1-2

业余创业激情与探索驱动 → 技术标准化推动生态成型

阶段 3-4

资本与渠道扩展形成规模优势 → 优胜者专注核心市场不断扩张

个人发展与组织角色分化

技术人才(Wozniak、Leininger、Peddle等)与商业领袖(Jobs、Tramiel、Markkula等)功能互补。产品设计者更专注于技术本身,而企业家与管理者着眼商业模式、风险承担与资源整合,二者合力才能突破"小众圈层"实现大规模普及。

行业演化的框架总结

技术创新(业余到专业)→ 产品商品化(组装/配件全包)→ 市场引导(零售/演示教育)→ 资本投入(持续扩展)→ 用户教育与生态完善(软件硬件兼容)→ 行业淘汰与剩者为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