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English) 原博客链接

问自己一些愚蠢的问题——然后回答它们!

不要只是阅读它;要与它斗争!提出你自己的问题,寻找你自己的例子,发现你自己的证明。这个假设是必要的吗?逆命题成立吗?在经典特殊情况下会发生什么?退化情况又如何?证明在哪里使用了这个假设?

(保罗·哈尔莫斯,“我想成为一名数学家”)

当你学习数学时,无论是在书籍中还是在讲座中,你通常只看到最终产品——非常精炼、巧妙和优雅的数学主题呈现。

然而,发现数学的过程要混乱得多,充满了对天真、无果或无趣方向的追求。

虽然很容易忽略所有这些"失败"的探究路线,但实际上它们对于一个人对主题的更深层次理解至关重要,并且(通过排除过程)最终锁定正确的推进方式。

因此,一个人应该不害怕问"愚蠢"的问题,挑战一个主题的传统智慧;这些问题的答案偶尔会带来令人惊讶的结论,但更常见的是,它们只会告诉你为什么传统智慧首先存在,这非常值得了解。

例如:

  • 给定一个主题中的标准引理,你可以问如果删除一个假设会发生什么,或者尝试加强结论
  • 如果一个简单结果通常通过方法X证明,你可以问是否可以通过方法Y来证明
  • 新证明可能不如原始证明优雅,或者可能根本不起作用,但无论哪种情况,它都倾向于阐明方法X和Y的相对能力,这在证明不太标准的引理时可能很有用

在听研讨会时,提出"愚蠢"但建设性的问题来帮助澄清演讲中的一些基本问题也是可以接受的(例如,在论证中陈述X是否意味着陈述Y,或者反之亦然;演讲者引入的术语是否与你已经知道的听起来非常相似的术语有关;等等)。如果你不问,你可能会在演讲的剩余时间里迷失方向;通常演讲者会感谢反馈(这表明至少有一位听众在认真听讲!)并有机会更好地解释事情,既对你也是对听众中的其他人。然而,那些不会立即增强演讲流畅度的问题可能最好留到演讲结束后再问。

另见:

还有:

马丁·施瓦茨,"愚蠢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细胞科学杂志》2008年121期:1771页。